3个月:睡眠中听到声音时会引起手腕手指急速伸直。这时期婴儿能区别不同声音,对母亲的声音尤为敏感。
4个月:面部能较准确的转向声源方向,对新颖悦耳之声有表示兴趣的表现。
5个月:婴儿会发出感知声音的"语言"。如用声音或语言来逗婴儿,婴儿则会作出相应的"语言"反应。
6个月:呼唤婴儿时,婴儿会面向声音的方向。
7个月:呼唤婴儿时婴儿会注意呼唤人的口形。
8个月,婴儿会寻找各种声音的生源方向。
9个月,能听懂简单的话10个月,婴儿开始呀呀学语。
11-12个月:能寻找视野以外的声音。
一岁半能寻找较远距离或隔壁房间的声音。二岁能回答简单的问话。到5岁时则语言能力基本完善。了解了以上听力发育过程后,就不难早期发现自己的孩子是否耳聋了。一般来说,如果孩子两岁还不会说话,在排除其它原因之外,可初步估计为听力受损,如果到了3岁还不能讲话,则聋哑的可能性很大,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。
儿童语言的发展与听力密切相关,人类语言和言语的形成是不断进化发展的产物。听觉器官担负着接受语言信息输入的功能。只有把各种信息经过耳输入大脑,进行分析归类,再传给语言的皮质中枢加工处理,才能构成经过口舌及咽喉等发声器官输出有一定意义的语言。如没有听觉,就没有语言信息的输入,大脑的语言皮质中枢也就无法加工输出语言。因此,聋则哑。如果耳仅能听到一部分语言,输入部分信息,那么大脑也只能加工一部分,所以大脑输出的语言也是不完全的。因此,半聋(45~50分贝)则半哑。就像一个电子计算机录音带和录像带一样,输入什么就输出什么,没有输入也就不能输出。
儿童语言的形成,来自于不断地语言刺激,要经过长期的模仿学习。但是*重要的*先要具备良好的听力。因此,父母除了经常不断地给孩子各种语言信息外,还要及时观察了解孩子接受的能力,模仿的准确程度。有些粗心的家长,孩子语言能力已经明显落后,发声越来越不准确,还认为讲话晚,实际上是听力出现了问题。2~12岁之间是决定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,5~6岁的儿童就可以明显地看出语言的发育状况,一旦发现语言逐渐失真、音调不准等现象时,就应当从听力方面找原因。